Office of Public Affairs
Staff
Name | Ext | |
---|---|---|
Dean Jenny Su | 2699 | wwsu@tmu.edu.tw |
Vice Dean Sophie Chien | 2010 | sophie123@tmu.edu.tw |
Alumni Service Section
Name | Ext | Job Responsibilities | |
---|---|---|---|
Chief Yi-Ling Chen | 2651 | yilingchen@tmu.edu.tw |
|
Vica Tsai | 2650 | vica11010@tmu.edu.tw |
|
Michelle Ma | 2760 | michelle_ma@tmu.edu.tw |
|
Tiffany Wang | 2652 | tiffany14@tmu.edu.tw |
|
Migi Chou | 2754 | migichou@tmu.edu.tw |
|
Enterprise Relationship Section
Name | Ext | Job Responsibilities | |
---|---|---|---|
Chief I-An Chen | 2752 | ian@tmu.edu.tw |
|
Wendy Chen | 2750 | pei0518@tmu.edu.tw |
|
Social Care Section
Name | Ext | Job Responsibilities | |
---|---|---|---|
Chief Wei-Wei Chuang | 2751 | chuangww@tmu.edu.tw |
|
Kuan-Hong Chen | 2753 | chen1028@tmu.edu.tw |
|
This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admins:
Problem displaying Facebook posts. Backup cache in use.
Type: OAuthException
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 更新了封面相片。
9 months ago
... See MoreSee Less
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Linked InShare by Email
Comment on Facebook 194579174003765_5186956504765982
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
9 months ago
【北醫人故事】用服務志業,重新定義牙醫人生─林鴻津醫師
「#擁有一口好牙,#享受最基本的健康人權。」牙醫師林鴻津在這樣的堅持,走進偏鄉、海外,還成為特殊需求族群口腔健康的照護者。四十多年來,他始終堅守在守護國人口腔健康的最前線,先後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及個人獎的肯定,寫下醫療奉獻獎開辦三十多年來的罕見紀錄。
推廣口腔衛教是林鴻津一生的志業,大四那年,林鴻津和幾個同學決定組成牙醫學生服務社團,期望能夠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於是成立「北醫學生口療隊」,陳錦松擔任第一屆團長。當年以北海岸地區的平溪、雙溪、貢寮和鼻頭角等偏鄉為服務地點。記得要出團到平溪的那天早上,系主任突然宣布,口腔病理學除了某四位同學外,全班補考,補考日期正好就在他們為期兩週出團日的中間那天,嚇得原本興高采烈要出團的大四學生紛紛打了退堂鼓。不忍他們滿腔熱血消失不見,林光勳、胡雅萍、周孫勇和洪景明這四位助教挺身而出,利用晚上時間,幫要補考的大四團員補習口腔病理學。補考那天因出團而接受助教密集補習的團員們全數過關,林鴻津只要想到那段過往,就覺得很好笑。
有了那次特殊的經驗,他們更熱衷前往偏鄉服務,而後蕭於仁找來林鴻津、黃淳豐、陳錦松和林利香等幾個志同道合的北醫校友,於1991年成立「415口腔醫療服務團」,由蕭於仁擔任團長,為了紀念他們出團那一天,口腔醫療服務團便以4月15日命名。這些年來,他們上山下海,到偏遠的山地、離島,甚至跨海到帛琉、吉里巴斯、土瓦魯、印度、尼泊爾和柬埔寨等國服務,不只做牙科醫療,也大力推廣口腔衛教,因為他們了解如果沒有衛教,再多的醫療也沒用,從此致力於教育學童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,此舉深受肯定一舉獲得1998年 #第8屆醫療奉獻獎團隊獎 的殊榮。12年後,林鴻津投入身心障礙者的口腔照護表現,再次獲得 #第20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,成為該獎項開辦三十多年來,首位分別獲得團體獎與個人獎的榮耀,誠屬不易。
近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嚴重,光是失能需要長照的患者就高達46萬人,他們的口腔健康少有人關注,林鴻津逐漸把重心放在這群需要長期照護的弱勢族群身上,好讓他們也能擁有一口好牙,享受最基本的健康人權。
文/林進修,照片提供/林鴻津、林進修
以上內容節錄自校友專刊《北醫人19》p.38-39
更詳盡的故事請見👉https://reurl.cc/NpQDGQ
#臺北醫學大學 #TaipeiMedicalUniversity #TMU #alumni #林鴻津 #牙醫師 #醫療奉獻獎 #415口腔醫療服務團 ... See MoreSee Less
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Linked InShare by Email
Comment on Facebook 194579174003765_5173961756065457
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
9 months ago
📣臺北醫學大學生技EMBA校友會定於111年9月3日(星期六)舉行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,正式成立
臺北醫學大學自1960年創校迄今,自研究型大學邁向以「醫學教育為本,生醫臨床為用,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」,2016年於北醫大管理學院下,創設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(生技EMBA),以「借鑒創新、乘機創勢、跨界共贏、誠樸思維」的學程理念,期望加入的學長姐具備宏觀的全球生技產業視野,能與時俱進和世界諧作脈動;打造洞察先機的敏感力,開創利基優勢的領域;擁抱變革的熱情,開闢共贏永續的大健康生態圈;內化正念順行的誠樸思維,實踐企業對社會的高度責任,最終致力於帶給人類一個更美好的未來。
截至目前2022年已有五屆畢業校友來自各行業頂尖菁英,為了加強校友會員、學校、 與社會間之交流互動,凝聚校友向心力與資源、促進產官學合作、社會公益與社會責任,成立臺北醫學大學生技EMBA校友會,期許秉持We are Family的精神,一起合作,共創價值 ... See MoreSee Less
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Linked InShare by Email
Comment on Facebook 194579174003765_5161680577293575
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
9 months ago
【北醫人故事】聽見歌再唱,杏聲校友團團友募集中!🎼
「以音樂美化人生,以藝術服務社會」是杏聲合唱團的創社宗旨,而英文名 #Singsong 更點出為音樂而唱的單純熱情。如今這股熱情不因離校、執業而忘卻,杏聲校友合唱團的團員們就是最好的印證。
自成立以來在各地征戰無數,曾七度蟬聯全國音樂大賽大專合唱組優等冠軍等多項獎項。也於1995年創全國醫學院之先例,在國家音樂廳進行獨立演出,更到過美國、日本,甚至登上柏林愛樂廳演唱,杏聲的名聲遠播,輝煌戰績不止如此,2000年在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、副總統就職典禮上,演唱四首曲目;2020年,杏聲合唱團更與21位防疫人員代表在國慶日慶典上共同領唱。
重燃歌唱熱情的杏聲校友團,除定期在2305教室聚會,也邀請在校團合同練習;為永績經營更正式申請立案為演藝團體。「這10年間,大家不是沒有想過要恢復校友團,但就是缺乏一個契機,」林炎良說。而60週年校慶,給了杏聲校友團一個重聚的理由,「一開始,我們從四個聲部長開始找人,慢慢愈來愈多校友加入,有人從中南部遠道而來,甚至還有國外校友透過視訊練習回國參與演出。」齊聚一堂練唱時,因為團員們橫跨不同世代、來自不同地區,不但練唱時間要整合,還要調配聲色的異同,同時減少視訊時間差帶來的影響,可謂不小的任務。
藉合聲領略音樂之美,陶冶身心,培養團隊精神,這就是杏聲一直秉持的宗旨;在此同時,欣賞演出的聽眾,也從中感受到音樂的神奇療癒,正是「#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」的最佳寫照。而杏聲校友團也在此「招生」,希望有更多學長姊在畢業多年後,仍然可以因音樂的同好,重拾對唱歌的熱情,建立終身情誼每個月只要花兩三個小時,讓我們從一起歸隊練唱開始吧!
文/陳穎勳,照片/杏聲校友合唱團
以上內容節錄自校友專刊《北醫人19》p.34-37
更詳盡的故事請見👉https://reurl.cc/NpQDGQ
#臺北醫學大學 #TaipeiMedicalUniversity #TMU #alumni #北醫人 #杏聲校友合唱團 ... See MoreSee Less
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Linked InShare by Email
Comment on Facebook 194579174003765_5157090864419213